30-40(16/28)
”喻逐云弯弯唇,忽然停下了脚步。
不远处,结实的木栅栏将众游客和山间小贩都围在其间,人潮汹涌,一大片斜坡自视线范围内蔓延。他单臂将南晴捞在臂弯里,阻隔开一旁的路人。
“为什么?你怎么知道我不需要?”
南晴的目光有点躲闪,看着远方的山脊,脸蛋红扑扑的:“因、因为我可以帮你啊……”
喻逐云笑了。
观景台因为地势原因,修建十分困难,地方也比较窄小。一次性只能容纳二十个人共同观赏,需要排队。
聪明的山间小贩就在排队区域兜售方便速食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扑鼻的香气。
然而这些东西对南晴而言太过油腻,于是,喻逐云好不容易买到最后剩的两个面包,又加价,从小贩那儿买了那人原本打算留给自己吃的水果。
两人恰好站上观景台,喻逐云撕开包装袋,将面包递给南晴,微微勾起唇角,享受这片刻的安宁。
“噫吁嚱,危乎高哉!”
喻逐云顿了顿,转头:“……什么东西?”
“《蜀道难》开篇,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定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,”南晴攥着面包,漂亮的小脸写满了严肃,认真地望着不远处连绵的山脊,“李白在其中还适度运用了神话传说,增添浪漫气息,例如‘五丁开山’。涉及这个传说的句子是?”
四面八方全是人,时不时还有一些穿着宜中校服的少年往他们两人的方向投来目光。
喻逐云有点苍凉地站直了身体,在刹那间体会到了李白写这首诗时的心境。他咬牙:“你……”一定要在这种时候帮忙学习吗?!
南晴毫无所觉地仰着小脸,乖乖地望着他。
喻逐云缓缓道:“……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。”
南晴高兴地咬了一口面包,眼睛弯弯:“学习就是要这样,要随时随地学会联想!高考的语文默写有很多理解性的内容,《蜀道难》是必背的,学会这一篇,举一反三,就能知道很多文言文相关的内容。比如说,李白用‘手可摘星’的夸张手法,描写山峰险峻的句子是什么?”
喻逐云咬牙:“扪参历井仰胁息,以手抚膺坐长叹。”
“就是这两句,”南晴开心道,“老师们很喜欢出这句,因为字很容易写错,这里的‘膺’跟义愤填膺的‘膺’是一样的。由此可见,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指的是……”
喻逐云闭了闭眼,麻木道:“……胸膛。”
“……”
不远处站着几个宜中的学生。他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两位高二年级的名人,探头探脑地听见一些交谈的内容以后,好不容易才没笑出声。
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用手机把这事儿跟别的同学讲了,下了观景台,四面八方全是投来的视线。
南晴没觉得有什么,喻逐云倒是绷着脸,很想磨牙吮血,杀人如麻。之后无论南晴再怎么问,他都说自己不会《蜀道难》了。
下山路缓,没有索道。
四点多时,他们碰见了一班的几个同学。
周岸康和李凡兴奋地招了招手,前面就是拿着手机拍照的章妤和乔思娴,后面还有几个不认识名字,但都跟南晴挺熟的家伙。
众人站在木质栅栏内,离山坡标记的黄线有一段距离。他们走的是一条人流稍微少一点的小路,头顶有一大片茂密的树林,跟观景台连在一块,所以风景很美。
女孩们惊喜地扭过头,摄像头随之调转:“南晴!喻……咳,好巧啊!”
南晴跟她们打了